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

第二次出土文獻讀書會會議記錄

主講人:陳伯适老師

討論主題:從出土文獻看孔學與《易經》的關係


地點:百年樓306研討室


研讀資料:隨研讀進度附上

與會老師:王志楣老師、高莉芬老師、陳伯适老師、陳逢源老師、黃偉倫老師、蕭裕民老師(以姓氏筆劃序)

與會學生:方思翰、莊士杰、曾暐傑、廖秀倩(依姓氏筆劃序)


紀錄者:廖秀倩



序言

漢代因為尊孔,《易傳》被視為孔子作品,而置入儒家經典之中。宋代則因疑經疑古之風大盛,開始有懷疑《易大傳》非孔子所作的聲浪。在這樣的脈絡下,宋儒重新思考孔子是否有直接闡述《易經》,以及《易經》和孔學的關係,經過文本離析後,宋儒認為此七傳並非出自同一人之手,進而提出否定《易傳》為孔子作之力證。

但在最近出土與《易》相關的戰國文獻裡,可以見到大量的「子曰」,似乎與孔學有密切的關係。《繫辭傳》過去被認為是漢代作品,但在出土文獻中,經鑑定已經可以確定為戰國中期作品,故孔子曾對《易經》進行闡釋,應是可被接受的說法。縱使這些傳書並非孔子親作,也可能是孔門後學根據師說加以記錄、闡述之作品。



一、孔子與易經關係的傳統文獻之理解

皮錫瑞是今文學家,否定孔子創作經典,僅認為孔子是刪定闡釋。漢代的《易經》有教化指導原型,以及社會性內容,和出土文獻銜接比對,可發現孔子所認定的《易經》,已經跳脫出傳統卜筮精神,出現儒家德義、教化概念。例如:《論語‧述而》:「五十以學《易》」,可知孔子學《易》,且是作為進德修業之用。在孔門文獻中,可以看到大量的出自《易經》的文字或精神流淌其間。可見孔子和《易經》精神確有連結關係。

而在《論語‧子路》言「不占而已」,更進一步反對卜筮精神,走向教化概念,甚至是德義的指導原型。



二、孔子晚而研《易》,將卜筮之書走向德志之書、義理的闡釋

根據伯适老師的理解:孔子到了晚年(約60多歲)才真正體認出《易經》的重要性,早年可能只將其當作卜筮之書而已,故言自己「五十以學《易》」。且在孔子之前並沒有所謂六經定本,是孔子挑選他認定的經書並將之轉向,成為儒門教化觀點,之後才成為儒門經典。

在「馬王堆出土帛書」、「郭店楚簡」中可見到孔子豐富的《易經》義理闡釋,可與前說互作參照。不過出土文獻和現今可見之本之間存在著一些問題,如:兩者是否在當時都是同時俱現的文本?在語脈中可否視為等同?例如馬王堆出土帛書《繫辭傳》和今本大部分相同,僅有一些參差之處,可能是劉歆當初在整理古文書時,曾作過一些整併,成為今本的七篇十傳。這些都可以作進一步探討。

但這些帛書和孔子的關係密切,即使非孔子所親作,也是孔子後學記錄,從

這些出土文獻都以儒家經典習見問答形式呈現,可見一斑。這些內容豐富的出土文獻。



伯适老師的小結論是:孔子跳脫卜筮之書的限制,從《易傳》可以見到義理的導向,以及陰陽的哲學觀點,也許我們可以推論在《易傳》之前還有其他關於義理的詮釋存在,不見得象數之後才能發展出義理。根據《要》等出土文獻的年代核定,在先秦孔子時代就存在義理的詮釋,圍繞在「仁」的論點討論。後人常認為漢代重視讖緯,故只注意《易》的象數部分,以為要到王弼才對《易經》作出義理詮釋,若據以上考證,便可以推翻此說。



三、見仁見智的易學解釋原則

《易》並非只是卜筮之書,隨著人的觀點而異,它可以產生不同的內容。

道由陰陽構成,轉化作人倫日用,作為道所涵蓋的內容可以無限寬廣,這便是見仁見智的詮釋廣度,就儒家角度最重要的可能還是「仁」的提出。



四、易學解釋的轉向

易學轉為觀其德義的義理方向。

「後亓祝卜觀亓德義」,孔子這句話的理解比王弼言象數之變有更前瞻性、具體的認識,它顯視孔子對《易》的詮釋,已能就仁者以仁德解釋《易》,而非從卜筮理解。

(一)從天道自然觀走向以仁為本的轉化,可作為君王和一般人日常的借鏡。

(二)孔子淡化卜筮的客觀意義,強化卜筮系統背後更豐富多元的義理內容。以天地變化作為人文借鏡,體現天地之仁,而非只當作吉凶的判斷。孔子從儒家德義路線突顯《易經》的地位。

(三)孔子並未否定前兩種層次,他只是較看重第三種層次。「占」的背後意義仍以德義為主。據此可以穩定社會秩序,理解社會動態。既然如此,可能接著會出現「何必占?」的看法,強調透過體察社會概況去理解社會,不必透過具有迷信色彩的占筮。孔子並未因此完全否定卜筮的存在必要,而是試著找出卜筮的理由,提出其理解準據是仁,以仁為核心,以一種更開放、宏大的角度看待易經。

劉孝敢先生追捧王弼對易經義理的理解,但在孔子、《易傳》時代就對《易》作出深刻的義理詮釋,不一定要到魏晉才有義理發現。從出土文獻可以看出先秦孔門對《易》作出新的解釋。



迴響時間

宏明老師:《尚書》討論很有意思,其中提到「其次」,就語言脈絡而言,那前面是甚麼?

思翰提問:鄭吉雄老師曾說《歸藏易》、《周易》可能反映出兩朝不同的治國傾向。若此說成立,可否視為《易》很早就與政治作連結?

    伯适老師答:《歸藏易》現存20多個卦,目前沒有專門對《歸藏易》作解釋的文獻,因此也看不出義理解釋。

        三易是官方卜卦的三種系統,但也是出自今人解釋,當初不一定是這樣。《歸藏易》和《周易》卦序不同、卦變也不同。兩者最大的差異在哲學觀點:陰陽的理解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 周易─由初始到陽氣茁壯,衰弱為陰氣,到極端就會產生變化

        歸藏─壯盛才能轉生新,在壯盛時產生卦變

        目前不能確定《歸藏易》就是殷代的官方系統,當時官方會選擇幾種系統也無法定義。若依此說因卜筮系統不同而有不同治國方針,可以再討論。



裕民老師:如果《要》的時代並沒那麼早,《要》如何和孔子系統作連結?如果這些出土文獻並不能證實為孔子親作,要如何論證孔子的易理轉化傾向?

    伯适老師答:如果這些文獻只能說是孔學,可能要修概論述(改為孔門思想流變);但如果是孔子親作,就是孔子思想轉變。本次只是對此初作試探,還有修改空間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在先秦時代,孔子應該作為某種時代典範性。



裕民老師再問:像《莊子》用了很多「子曰」,但是莊子個人意見,那麼出土文獻中那些「子曰」是否完全能視作孔子或孔門思想?

    伯适老師答:莊子仍是借孔子來闡發概念,和孔門思想仍有些關連存在。

裕民老師:只從「子曰」來說就是孔子或孔門思想,有論述的問題存在。

    伯适老師:這的確很難區分,但《莊子》書中也不是篇篇都是莊子所作。這裡的討論我沒打算去推翻甚麼,但王弼和孔子的時間點有明顯差距,是可以分析的。



逢源老師:我滿贊成伯适老師的論點,這個論點之上可以加上左傳的證據,「仁」在宋明理學中的解釋一向有很多說法,若能回到出土文獻、易經找出當時的對「仁」的闡釋,說不定可以得到意義重大的新解。這些實用化的理解,又是從易經出發,會讓人更有親切感。

    伯适老師答:比康德那種形上的更容易發揮。像子夏《易傳》從仁義禮智來規範「元亨利貞」也是很好的切入點,可惜無法界定子夏《易》的翔實時間。

裕民老師補充:可以從儒家理義來論《易經》,但若要從孔子思想轉變來說,可能有困難。



裕民老師:詮釋學向來是在解釋文本,若拿來解釋陰陽思想現象,其可行性?

    伯适老師答:前理解(也就是我們的傳統),透過前理解來闡釋陰陽;或就前理解傳統作出新解,對物像訊息圖是的理解也是同樣的。



第二次出土文獻讀書會結束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